返回

超武入侵

首页

第63章 凶险

所以难以察觉,现在却已经可以隐约感觉到。

刘平念头一动,立刻想到一种可能。

“血髓剑?”

这个事儿就像是一颗还没有爆炸的雷。

说不在意,那是骗人的,之前刘平毫无察觉,只是根据推测,知晓那血髓剑十有八九在自己身体里,而现在武道提升,才隐约有了一些察觉。

“剑,难道就藏在肩胛之下,手太阳小肠经内?”刘平念头起,这一下更睡不着了,他仔细回忆,想起在雾山派中石碑上的文字,当中有讲‘经络与剑脉相通,呼吸间剑体涨缩,暗纹如盘蛟赤筋。宿者催动真气,剑自肩胛透骨而出’

这不就对上了。

再继续琢磨石碑上对玄溟子这个人的描述,有其出身,以及如何参悟‘血髓蚀骨剑’的过程,而再次回顾,刘平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发现。

怎么说呢,就很怪。

石碑上的文字不多,但跨度极大,主要是讲玄溟子这个人如何如何牛逼,若是厌恶他的,必然觉得这是在自夸自擂,对此必然不屑一顾,甚至连看都懒得看;如果是崇拜玄溟子的人,就会当成是丰功伟绩,歌颂敬畏;但如果站在一个客观中立的角度去看,却有另外一种感觉。

那就是,有些描述,本无必要写出来。

如那一句‘尝谓弟子:此乃活兵之法,剑非金铁,实为血肉之根骨也。’

又例如‘剑初成时,若寒潭凝胶,透如冰髓。择宿主必刺大龙穴七七处,以髓为巢,血作剑匣.’

刘平仔细品味后,突然想到一种可能性。

“莫非,这玄溟子用的是藏物于明的法子?”刘平眼睛瞪圆,类似的‘藏物于明’的典故,可是有不少,便例如勾践“藏兵于民”,为麻痹吴王夫差,表面上公开推行农耕政策,实则将大量士兵混迹于民间农事活动中。民众日常耕作时,田间藏有兵器;练兵时以狩猎为掩护,这种将军事力量融入日常生活的“阳光隐藏”,就是典型的藏物于明。

又例如《道德经》“良贾深藏若虚”,老子曾说: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德容貌若愚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
如果真是这样,那石碑上正大光明展示的内容,会藏着什么?

剑典?又或是驱剑杀敌的功法?

这一刻,刘平只感觉浑身汗毛直立,心跳如鼓。

他打算试一试。

只是,大龙穴在何处?

刘平从没有听说过,他也只能以相近的穴名推测,又结合石碑上其他的描述,不断推理,猜测.不知不觉,已经入神!

不知过了多久,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