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8章 纷纷奏事纷纷扰(五)
继盛谈论这个问题,朱载坖问道:“二位以为,分宜何等样人?”
严嵩早就故去快二十年,而且海瑞、杨继盛也在官场上历练了这么多年,早已经不是当年的愣头青了,他们也知道,朝廷不是非黑即白的,即便是当年痛切上疏,想要死劾严嵩的杨继盛,也不得不承认道:“陛下,分宜实有功也。当其秉政之时,国本忧危,独分宜在内调护,密疏屡上,嵩之论既虑二王在外易生嫌隙,又虑二王在外主势甚孤。此外臣所不敢言者,嵩以恃上知遇,故为是危言耳。不可以人废言也。”
杨继盛现在也不得不承认,在朱载坖当裕王的时候,严嵩在朝廷极力维护裕王,绝不是和某些后世电视剧所讲的,暗中支持景王,严嵩从来都是坚定的裕王党,这立储这个问题上,严嵩的态度是极为明确的。而且当时调和鼎镬,弥封朝廷,也多是严嵩在做。
诚然,严嵩为了打击政敌,巩固权位,毫不留情,但是同样也会揣摩嘉靖的心思,营救一些触怒嘉靖的官员,海瑞就说道:“当是时,上深坐宫中,欲以威服远摄连率大臣,时时有所逮讯,若阮鹗、吴嘉会、章焕等多从重典。虽甚亲礼嵩而不尽信之,间一取独断,或故示异同,欲以杀离其势。而嵩与世蕃能得其窾,欲有所解救,则必顺上意极詈之,而微婉曲解释以中上所不忍;其欲有排陷,必先称其媺露若与彼亲者,而以冷语中之,或触上所耻与讳,上更为之怒。以是卒不能脱其笼络而威福益广。”
对于严嵩的政治谋略,即便是到如今,海瑞和杨继盛还是极为佩服的,他们评价道:“嵩之射人,如北虏弯弓矢无虚发。”
对于严世蕃,他们的评价就低了很多,海瑞直接说道:“陛下,世蕃一罔竖子耳!”
这倒不是海瑞等人看不起严世蕃,事实上,严世蕃确实是不如严嵩远矣,在政治谋略上,严嵩不知道要比严世蕃高几个段位,严世蕃有权术而无长略,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,机变权谋,这是严世蕃所擅长的,但是谋篇布局这等大事,严世蕃是做不来的。
朱载坖只得说道:“朕非是看在严世蕃,而是看在严阁老的份上,就当是替先帝吧!”
海瑞和杨继盛当然明白朱载坖的意思,嘉靖朝那么多烂事,南倭北虏,庚戌之变等,总要盖棺定论,有人在斑斑青史上承担责任吧?但是大明朝廷肯是上下都非常小心的维护嘉靖皇帝的形象,帝王之家的尊严形象是不容侵犯、亵渎的。这些事情,是绝对不能扣到世宗皇帝的头上的,但是这些烂事必须要有人承担责任,尤其是史书上去背负骂名,而严嵩显然就是最好的人选。